.

科技早餐馆科技前沿资讯

北京酒渣鼻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头条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王秀梅团队和浙江大学医院方向前团队提出了通过抑制骨关节衰老促进软骨再生,进而治疗骨关节炎的新策略。该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干细胞归巢水凝胶的miRNA递送系统SKP

miR——通过原位注射具有干细胞归巢活性的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水凝胶缓释递送miR-29b-5p,同时募集内源性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结果显示,持续的miR-29b-5p递送和干细胞的募集以及随后分化成软骨细胞,实现了成功的软骨修复和软骨细胞再生,促进了软骨基质的合成,改善了关节磨损。

该研究表明,基于miRNA的治疗方式替代传统手术治疗骨关节炎具有巨大潜力,在临床应用中更方便实用。

国内

1.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团队在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研究方面获进展,为揭示生物矿物内预应力的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研究人员发现胶原蛋白内的矿物质生长会产生一种处于张力下的原纤维,类似于预应力混凝土。在骨形成过程中,胶原原纤维与碳酸羟基磷灰石一起矿化,从而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合材料。对于一系列基于锶和钙的矿物质,研究人员观察到它们的沉淀会导致胶原原纤维收缩,达到几兆帕的应力。应力的大小取决于矿物的类型和数量。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

2.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教授关柏鸥团队和药学院教授张冬梅团队合作,在肿瘤诊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肿瘤在体原位快速诊断与治疗一体化技术。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荧光探针,将荧光探针修饰在光纤前端。光纤到达病变位置后,荧光探针能够对肿瘤作出快速响应。如果肿瘤是恶性的,荧光探针会发出荧光。光纤前端一小段光纤中掺有稀土离子,稀土离子吸收光纤中光能转化为热量。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对热更敏感,在42.5℃~43℃下正常细胞不会受到损伤,而肿瘤细胞则会损伤坏死。相关研究发表于《先进科学》。

3.安徽大学魏培发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唐本忠院士等人合作基于一个简单的氰修饰四苯基乙烯构造的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和柔性分子构象的协同作用,得到了11个不同形状的动力学稳定氢键有机框架(HOFs)和2个具有罕见垂直构象的热稳定非多孔结构。柔性框架和软长链客体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白光发射。灵活的分子构象和软客体促进了分子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使多功能智能分子框架的构建策略多样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4.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通过蜂王浆代谢组和蛋白质组比较分析,揭示了转地养蜂过程中不同花期生产的蜂王浆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研究发现,蜂王浆代谢谱和蛋白谱均受花期影响,其中棉子糖、吡喃葡糖基蔗糖、蔗糖等低含量糖类和蜂王浆主蛋白5(MRJP5)的含量变化最大。10-HDA含量也受花期影响,在茶花期升高了11.05%–19.65%。荆条期生产蜂王浆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增加了2.19–2.65倍。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食品研究》。

国际

1.为何新冠肺炎会导致一些人出现严重的炎症,并导致急性呼吸窘迫和多器官损伤?根据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新冠病毒会感染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二者死于细胞焦亡的过程会引发炎症。研究还发现,人们感染新冠肺炎时产生的抗体有时会导致更多的炎症,而新冠病毒mRNA疫苗产生的抗体似乎不会。

2.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10时13分(北京时间22时13分),全球首个由私营企业组织的“全私人”宇航团队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4名乘客将停留8天,开展20多项科研及教育和商业活动等。这是美国公理航天公司(AxiomSpace)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的一个商业项目。NASA表示,这次任务标志着其开拓近地轨道商业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太空探索新时代的开端,能够使更多公众参与更多种类的航天任务。

3.意大利圣拉斐尔科学研究所AndreaBrendolan课题组揭示淋巴结基质前体的起源和多样性。研究人员使用系谱追踪方法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确定了淋巴结(LN)基质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起源、转录概况和组成。结果显示,所有主要的基质细胞亚群和很大一部分血液内皮细胞起源于胚胎时期的侧板中胚层(LPM)的Hoxb6+祖细胞,而淋巴内皮细胞产生于旁轴中胚层(PXM)的Pax3+祖细胞。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免疫》。

4.继荷兰科学家3月份率先在人类血液检测到微塑料后,英国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首次在活人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据英国《卫报》报道,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从13名接受手术患者的人体组织获取样本,其中有11人的组织样本中出现微塑料。最常见的微塑料颗粒是聚丙烯及聚对苯二甲酸。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微塑料对人类的毒性,但研究人员担心,微塑料可能对长期暴露在高浓度微塑料工厂员工的人体细胞造成损害。

浙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对北村遗址(一处良渚文化早期的聚落遗址)中的陶器、红烧土和碳化植物遗存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分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第四纪地质年代学》上。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并确认了受热考古材料中石英的中组分特殊信号与—℃加热历史的相关性。针对北村遗址采用了独立的释光测年程序,基于R语言统计模型,测算了陶片与红烧土的释光年代,其结果与烧土中分离出的微量灼烧炭屑的碳十四年代一致。

来源:科技早餐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