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毛蚶在上海的消费数量达到顶峰。
毛蚶之所以受到上海人的欢迎,有几个原因:
在当时凭票供应粮油米面副食品的年代,购买毛蚶不需要任何票证;年,江苏启东突然发现了积淀厚达1米多的毛蚶层。无数农船载着数不尽的毛蚶直奔上海。
上海人狂吃毛蚶之后,有人开始出现症状:拉肚子,呕吐,发烧,黄疸,没力气……甲肝病毒瞬间爆发。
1月18日,43例。
2月1日,例。
当时,人们的房子还很狭小,有的几代人住在一起。甲肝病毒来了,病人担心传染给家里人,就扛着折叠床和被子、锅碗瓢盆,医院。
一时间,医院爆满,验血的人太多,试管都快不够用了。
病床住满,办公室、会议室、浴室甚至自行车棚,临时被开成病房,依然无法满足不断赶来的甲肝患者。
上海人开始使用工厂仓库、礼堂、招待所、文化馆,甚至中小学、幼儿园教室作为临时甲肝病房。短短几天,创造出10多万张临时病床。
抗击新冠疫情的招数,30多年前,上海人就已经使用了。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熟人见面不握手,陌生人不断互相打量对方面色,假使对面的人面孔蜡黄,立马绕道走,大多数人自觉戴上了棉布口罩和白手套。
很快,上海人开始服用板蓝根。于是,全国各地生产的板蓝根都纷纷运往上海,供不应求。不少人开始倒买倒卖。
除了板蓝根,为了保肝护肝,掀起了新一轮采购狂潮——蜂王浆、雀巢奶粉、强化麦乳精、杏仁露……
到3月初,上海的甲肝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统计数据显示,甲肝感染者累计超过35万人。
直到今天,有的老上海还会在嘴边挂上“碰到侬这个甲肝真倒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