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农家乐。据统计,-这十年期间,我国农家乐相关企业注册总量由原来的2.6万余家增长至21.2万家,翻了三番,显示了乡村旅游的旺盛生命力。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数量更大的、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农家乐,现状主要还是以家庭式经营为主,普遍还停留在单干的层次,不结合或是松散结合,难以联合成合作组织,堵塞了可以深入挖掘休闲农业潜力的有效通道。大多数中小型农家乐,服务上,以餐饮为主,比如打牌、钓鱼、吃土菜“老三样”等服务产品,刚开张时生意可能还好,但随着时间一长,绝大多数生意回归清淡,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有人甚至说“农家乐已死”。局限何在?一是观念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从哪里挣钱?二是成本。因为一旦需要改善完善,就意味着要增加投入,农家乐受资金实力、团队和精力经验的局限,难以做到。单个的中小农家乐,在不需要大投入的前提下,有没有一些简单的行之有效的农副业产业拓展,就能实现增收?怎样做?结合过来人的实践经验,谈谈建议。1、不单是吃农村土菜,还销售土菜乡村土菜等土特产品,地域特色浓厚,承载着不少人儿时的记忆,也一直受到城里人的青睐。乡下菜,城里卖,这些食材、菜品的新鲜感和新奇劲儿,让很多城里人欲罢不能。如南方的竹笋、马齿苋、蕨菜、泥蒿、刺嫩芽等,北方人喜欢吃的婆婆丁、苦碟子、苣荬菜等,还有一些山上的野菜野果,农村到处都有,货源不成问题。农家乐采收后(一定要保证质量和纯正哦~~)经过简单整理,就可以销售了。现在农村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不包装也很少外销。这些土菜,包括农家种植的红薯、萝卜、青菜,农闲时用真空包装,或者烘干后包装一批,只要游客到农家乐来消费,或多或少都会带上几袋。2、经营农产品食品手工加工、作坊加工或家庭加工,把项目体验做出来。传统的食品加工业,如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等,地域特色浓厚,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有独特的产业价值,也很有体验价值。最典型的,莫过于榨油坊和磨豆腐。榨油和豆腐都是城乡居民日常食用的必需品,也是能充分发挥农村原材料丰富、食材新鲜而且让人们体会到纯正口感的食品。以榨油为例,农家乐办油榨坊不需要办营业执照,也不需要单独去装伏的电,只要在院里有个20、30平米的地方,就可以运作一个榨油坊了,有以下赢利点:一是为当地老百姓加工。农民收获了油菜籽、棉籽、芝麻、黄豆、花生、茶油籽等油料作物之后,一般都会拿到榨油坊,农家乐免费帮村民进行这些农作物的油料加工,不收任何加工费,但是剩下的油渣滓,可以归你,用这个副产品来抵加工费。二是让游客体验,销售食用油产品。农家乐通过油榨坊设计休闲体验活动,让游客参与:了解食用油的原料来源与加工工艺,体会到生态榨油的新鲜,品尝纯正的口感和色香味(配上饺子,如何~~),从而产生购买愿望,增加产品销售收入。磨豆腐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制作。免费为当地老百姓加工,不收加工费,但是剩下的豆腐渣归你,用这个来抵加工费。同时,在自己的指导下,教游客参与和体验豆制品的加工和制作活动,包括怎么烹饪豆腐,吃豆腐美食,来增加豆腐、豆腐干、豆皮、豆腐丝、豆泡、豆渣丸子、腐竹、腐乳产品销售收入。当然,如果游客赞不绝口,就可以开发一个会员服务,每个月定期给游客寄豆制品就行了,这样把游客变成额自己的长期客户。这些东西如果如果能在以上基础上,注册一个商标,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不在大,在精在纯),就更好了。3、经营手工艺产品农家生活中手工品比较丰富。除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如竹编、蜡染、剪纸、木雕、石刻、银饰、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外,还有很多日常的生活手工用品,有小板凳、竹篮、木锅铲、竹杯子、芦苇扫把、拖布、木制瓢盆等等都是手工品,它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受到城里人的喜爱,利润也相对丰厚。经营生活类手工用品项目,可以作为一个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参与。不一定农家乐自己制作,可以在当地搜罗;与当地一些老工匠合作,师傅们专门负责生产制作,你来负责市场销售。现在不少农家乐都是游客提前在网上订购,可以在有游客来时,提前预约匠人师傅过来两小时就行。4、经营蜂蜜养蜂蜜,相对来说是一种投资小,风险性低的附属产业。只要附近2.5公里以内,有油菜花,槐花,椴树之类的就行。平常就是简单照看即可,冬天不要让它冻死了,花期之外,需要补充一些糖水。新鲜成熟的蜂蜜,只要过滤去杂,以瓶装、袋装各种形式投放市场,即可销售。还可以利用蜂蜜原料进行一些简单的初加工,如蜂王浆、蜂花粉、蜂巢,利润都比较可观!农家乐还可以利用养蜂产业,创意一些亲子娱乐体验甚至和学校合作一些自然教育活动。只要做好防护工作,就可以让小朋友和家长参与釆蜜体验,从而增加产品销售。5、销售绿植、果树盆景和配套的营养花土城里人喜欢追求绿色生活环境,近年来多肉植物和绿萝等在花草市场畅销,也证明了人们对这方面的需求的增多。城市阳台一族,流行矮化盆景果树。农产品安全越来越受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