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一辈子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不短,也足够让一个人做很多事情。但用一辈子的时间只是专注的做一件事情,而且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就是工匠精神。伊犁地区新源县那拉提天山深处就有一个用40年的时间专心养蜂酿蜜的人,他就是58岁的魏新江,这个朴实的山东男人养蜂技术一流,酿蜜本领一流,他含辛茹苦亲手打造出一款新疆稀有蜂种“西域黑蜂”酿制的有机蜂蜜,品质上乘,口感醇香,获得了欧盟的有机认证,但这款蜂蜜并没有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日子反而过得还有些紧巴,老魏感到有一些遗憾,但并不后悔:“我就是要做最好的蜂蜜,让我投机取巧,我宁可不在干这一行了。”血液中已经渗入了养蜂基因的魏新江这辈子也不可能离开蜜蜂,他到现在仍在琢磨钻研养黑蜂的技巧,还在打磨他的宝贝蜂蜜。1、西行之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好友兴奋的让我尝尝他专门从那拉提带回来的蜂蜜,我笑着说:“在新疆蜂蜜能有啥稀奇的,市场上80%的蜂蜜都产自伊犁,我们对这个东西真的不陌生。”朋友说:“不一样,我敢打赌你百分百没有尝过这样的蜂蜜。”舀了一小勺送入口中,一股淡淡的花香沁润了整个口腔,果然不一样。这款蜂蜜的包装很朴素,并没有时尚元素装点,也没有视觉冲击,就连商标也是不显山不露水。朋友给我大概讲述了这款蜂蜜制作人的故事,我就特别想见他本人,想再听听他的故事。58岁的老魏很普通,就像一个亲切的邻家大叔模样,爱笑,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一路延展。老魏18岁就开始随父亲学习养蜂,是名副其实的蜂二代,到现在整整养了40年的蜂,他养蜂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家乡菏泽地区。老魏顺风顺水的养蜂生涯在年遭遇了一次大磨难,这次打击差点让他彻底放弃了养蜂生涯,当年他的家乡菏泽地区开始大面积改种棉花,而棉农为了治疗棉蚜虫病和提高产量开始大面积使用杀虫剂和化肥。而对花粉非常挑剔的蜜蜂没办法抵御人类的化学药品,纷纷死亡,老魏的箱蜜蜂最后只剩下了40箱,相当于他的心血一夜东流,这让他万念俱灰,一度想彻底放弃养蜂业,改行。倔强的人骨子里都有不认输的个性,老魏决定还是要养蜂,但他无力改变环境,他把目光投向了新疆,伊犁的那拉提地区是养蜂人心中的圣地。老魏给自己加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永远让自己养的蜜蜂远离农药和化学环境,让它们遵循自然法则去生存,也要让自己酿的蜜保持原生态的状态,专心做一款良心蜂蜜。2、执着的工匠精神魏新江独自来到那拉提,周围的环境、气候、绿草茵茵的山岗、山花烂漫的大地,一切都让这个职业养蜂人兴奋不已,在寻找蜜源地的过程中,他听到当地哈萨克族牧民介绍说在大山深处有一种个头特别大的黑蜜蜂,个头比一般的蜂要大一圈。不会骑马的老魏求着牧民带着自己骑马在大山深处整整转了4天,天道酬勤,黑蜂蜂王被他找到了。好钻研的魏新江找到当地农业局获知自己找到黑蜂是伊犁地区独有的罕见蜂种“西域黑蜂”,这种蜂体大耐寒,抗病能力强,一般蜂的飞行是2-3米/秒,而西域黑蜂的飞行能力是3-4米/秒;一般蜂的采集半径在2-5公里,而西域黑蜂的采集半径最大达到18公里。西域黑蜂飞行的距离越远,意味着它采集的花卉种类也越多,多样性也越广,养了一辈子的蜂的老魏两眼放光,找到宝贝了。魏新江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不抽烟,不打牌,不爱看娱乐节目,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蜜蜂,黑蜂成群后,他最爱干的事就是蹲在那里看蜜蜂,看工蜂如何工作,蜂王如何产卵,在太阳地里能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连腿麻了都不愿意活动一下。老魏研究蜜蜂,自然也对各种野草野花分外感兴趣,因为这是蜂蜜的来源,也是整个养蜂链条的环节之一,他了解当地共有多种野生花草,每种能见到的野花他都要仔细嗅一嗅这种花的气味,甚至观察黑蜂喜欢在哪种花草上采蜜,到最后蜜蜂在蜂箱里蜜胚上吐蜜后他能大概了解是采集了哪类花草。养蜂也要防病,给自己定下原则的魏新江坚决不用化学药物为蜂巢除螨,他通过长期观察,然后几十次反复试验,最后发明了自己人造的物理方法除螨,没用一点人工合成的药剂来给蜜蜂防病,但收到的效果却是非常管用高效,这些年来老魏养蜂已经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这些技术全被他应用到实际中。带着自己原则的老魏生产出的蜂蜜产品口感上佳,而且还通过了严苛的欧盟有机认证,据了解,这是到目前为止,是整个新疆地区唯一的欧盟认证的有机蜂蜜产品。按理说,生产出这么高质量的产品一定会让老魏和他的产品一样走红,他的生活应该也是富有的,但他不但没有富裕,日子过得还比较紧巴。实际上老魏本来完全能够过上富足的日子,而且对他来说也不是很难的事,但这就和他的当初定的原则相违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坚决选择了原则。我们知道老魏给自己定的原则就是那就是永远让自己养的蜜蜂远离农药和化学环境,让它们遵循自然法则去生存,也要让自己酿的蜜保持原生态的状态,专心做一款良心蜂蜜。他的黑蜂在那拉提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中生长,远离了农药和化学物质,那老魏养蜂为什么赚不了大钱?原因就是他的蜂蜜成本高,市场上人们本能对价格高的蜂蜜选择性不强。这让我有了疑惑:“西域黑蜂的采蜜半径大,飞行能力强,怎么会采的蜜少?难道它们会偷懒?”老魏介绍:“西域黑蜂不偷懒,甚至很勤奋,它们采蜜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给自己过冬储存的粮食,养蜂业里一般大量或提前提取了蜂蜜,冬天会给蜜蜂喂食白糖作为替代,这样的话养蜂成本会下降,收益会更大。”但老魏很犟,他坚持认为养蜂要让它们遵循自然法则,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程度,他宁可少出蜜,也要留足冬天蜜蜂需要补充的蜂蜜,如此一来,他的蜂蜜产量直接少了2/3。他的一些关系好的同行和亲朋好友劝过他,这样的干法是每年辛辛苦苦还赚不上钱,市场上的行为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左右不了的,劝他也多出蜜,给蜜蜂投喂白糖,这样日子会好过多了。老魏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仍然这样养蜂。谈到老魏的原则,他有感触:“我养蜂40年,除了实践,这中间也阅读了大量关于养蜂的专业文章,我知道了最好的东西一定要遵循千百年大自然的规律,人为不能破坏规律,因为眼前利益破坏了规律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那拉提为什么出好蜂蜜,是因为这里是全世界四大亚高山草甸,大自然赋予了这里最好的气温、环境、植被等等要素,这么好的东西在我们手里被破坏那良心是过不去的。”3、情怀的力量作为一个非新疆土生土长的人,其实老魏身上对这块土地以及这里的人的认同感更强,老魏前前后后带过40多个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徒弟养蜂,直到现在,身边还有5个徒弟。团结村的41岁哈萨克族牧民哈山就是他的徒弟之一,哈山说;“我以前没有人专门教我养蜂,就是看到养蜂人养回去养了20箱蜂,怎么弄也不懂,也赚不了钱,魏叔来了手把手给我教,我技术学会了,蜂蜜也有了,家里人高兴,娃娃高兴,老婆高兴,这个东西能够赚钱了,现在我已经有了个箱子的蜜蜂了,将来的日子会好得很。”老魏说:“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淳朴善良,最早我找到西域黑蜂就是哈萨克族牧民带着我找到的,我看他们日子过得简单,我就想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它们,毕竟那拉提是养蜂的圣地,干这一行只要能吃苦,并不需要太大的成本投入,他们都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好事,也是国家提倡的脱贫政策方向,能做点实际的事情有意义。”老魏是有高境界的人,他不会因为培养了哈萨克族养蜂人因而多了竞争对手有所保留,他是无保留的把自己苦心钻研的各种养蜂技术悉数传授给当地的牧民,让他们养出好蜂,酿出好蜜。但老魏有自己的唯一要求,他会把自己做良心蜂蜜的价值理念传给徒弟们,告诉他们,任何时候不能因为利益的诱惑而投机取巧,砸了黑蜂蜂蜜这块牌子,他告诉徒弟们:“如果我发现你们谁在养蜂投机取巧,不守规矩,那我们之间的交情就断了,以后你们别说是跟我学的养蜂,我不会再跟你说一句话。”对承诺也视作无价之宝的哈萨克族牧民认可老魏的教导,到目前都是跟老魏一样的原生态养蜂模式,传承就这样形成了。最近让老魏感到高兴的有一件对他来说绝对的大事,他患重病的妻子经过治疗身体有了极大的改善。年老魏的妻子患了恶性肿瘤,在医院治疗期间医生为了提高病人的营养,建议病人多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当听说老魏就是养蜂人,家里就有新鲜的蜂蜜和蜂王浆,但魏嫂不吃,医生有点惊讶:“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吃?”老魏为这事对妻子有点意见:“她是舍不得,蜂王浆一年总共才出十几公斤,她不舍得自己用。”经过医生的这次开导,魏嫂开始连贯服用蜂蜜和蜂王浆,目前她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是让老魏和儿子魏创感到最开心的事。乐观的老魏现在并不焦虑,他乐呵呵的说:“我现在有了欧盟的有机认证证书,将来会有人认可我的蜂蜜的,到那时日子会好的。”老魏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他又研究出了新的养蜂方法,而且已经成功了,很快就会应用上,那时创江那拉提黑蜂蜂蜜又会不一样了。有故事的老魏还是个有秘密的老魏。文/赵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