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介绍了蜂王浆和蜂胶两种相对常见的蜂产品,今天再介绍一种更不常见的蜂产品:蜂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称:
蜂毒,中药名。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ApisceranaFabr.等的工蜂尾部螫刺腺体中排出的毒汁。具有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酸痛,神经痛,高血压,荨麻疹,哮喘。
嗯,原来,我养几箱意蜂,想着就是要取花粉、蜂胶、蜂王浆和蜂毒来着,到于水蜜,就用来过冬时喂养中蜂就好了,但看这个说法,似乎只是对中蜂蜂毒才有研究结果,所以,意蜂的蜂毒我还要暂缓一步再看了。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从所周知:蜂毒就是工蜂尾部螫刺腺体中排出的毒汁。至于雄蜂,那是没有蜂毒的,雄蜂不会螫人。蜂王倒是有螫刺,但蜂王作战时,嘴咬更多,很少螫人。
说这些没用,人所共知的是蜜蜂螫了人之后,人会肿痛,很难受的,但大家也在前文看到了,蜂毒是可以人工提取的,所以,大家一定想知道,取出的蜂毒,到底要怎么用,用了会不会肿痛。
不好意思,提取的蜂毒还是会有肿痛的,而且,古传的蜂毒治病,用的方法还就是捉来蜜蜂让它在要治疗的部位螫刺排毒。所以。。。。。。不管你们怕不怕,我是怕怕滴~!
但是,科技毕意发展到了现在这样一个高度了,所以,怕倒不必。不买关子,只说重点,蜂毒的用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是这样说的:
用法用量:
蜂毒有活蜂螫刺法及蜂毒注射法两种。
活蜂螫刺法:每次用1-5只蜂,用手捏住蜂头,将蜂尾贴近患处皮肤,使之螫刺,约1min后,将蜂弹去,拔出蜂针,第2日或隔日再行刺螫。
蜂毒注射法:选用患处痛点、穴位及四肢穴位的皮内或皮下轮换注射,用量从每次1-3蜂毒单位(每1蜂毒单位含蜂毒0.1ml)开始,后逐日增加1-2蜂毒单位,直至每日10-15蜂毒单位,再逐日下降到每日3-5蜂毒单位,维持1-2个月,每疗程总量约-蜂毒单位,间歇3-5天进行第2疗程。
但是,因为蜂毒中含有大量组胺,这是令人肿痛的主要原因,但对于不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当体内经受了足够量的蜂毒作用后,人体可以产生抗体,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再有肿胀了,所以,想要进行蜂毒疗法的人大可不必望而却步。
蜂毒的药理属性如下: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肺经。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酸痛,神经痛,高血压,荨麻疹,哮喘。
药理作用如下: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溶血和抗凝血作用。
4、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5、对平滑肌的作用。
6、对各种实验性炎症的影响。
7、对动物和植物实验性肿瘤的影响。
8、抗菌作用。
9、抗辐射作用。
10、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使用注意事项:结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及对蜂毒过敏者均禁用。儿童及老年患者慎用。
至于采集或炮制,非专业人士怕是没啥兴趣,就不说了。
想要了解更多蜂与蜂产品知识的,可以